2023年水泥行業“壓力山大”,經過下半年不少企業先后進行調價后,目前華東地區水泥均價環比有所上漲,較去年同期仍下跌。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期溫度降低,南北方部分地區需求進一步趨弱,近一周全國水泥磨機開工負荷明顯下降,分析人士認為明年下半年水泥需求可能出現一定的回暖。
與此同時,下半年以來,包括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在內的多家水泥企業業務布局向產業鏈延伸,大筆資金投向骨料等項目建設,有望謀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塔牌集團處獲悉,公司一條規劃產能為200萬噸/年的骨料生產線,預計明年初建成投產。此外今年業內多次提及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話題,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背景下,數字化能幫助水泥行業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從而應對行業轉型壓力和挑戰。
四季度價格漲勢環比改善
近一周內華東地區水泥價格保持跌勢,12月14日價格為346元/噸,12月20日價格為344元/噸,下跌了0.58%,較去年同期下跌13.78%。
平均成本降低,但水泥企業盈利空間卻并未擴大。“雖然成本同比降低,但南方部分省份水泥企業今年為爭奪市場份額進行了較為激烈的降價,導致水泥實際出廠價低于成本線,為減少虧損,年末水泥價格開始反彈。”侯林林進一步表示。
水泥廠商出貨情況欠佳
“主要還是房地產現在不怎么景氣,水泥價格比三季度好一點,但比去年便宜的多。”塔牌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每天銷售5、6萬噸左右,庫存較多,大概有四五成的樣子。
一位水泥行業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水泥庫存保持在高位,主要是需求持續萎靡,下游工地及攪拌站施工進度一般,進而導致水泥出貨情況一般。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22億元,同比下降9.3%;房屋施工面積82289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3%;新開工面積79177萬平方米,下降23.2%。
此外,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份,全國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25685.42億元,同比增長4.1%。國鐵集團發改部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26億元,同比增長7.2%。
對于今年剩余時間內水泥市場的表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最近各地降溫明顯,雨雪天氣影響了基建開工,行情缺乏支撐,預計短時間內水泥市場行情以小幅下跌為主。”
明年下半年水泥需求或將回暖
不過,在加大投資力度、改善融資環境、老舊小區改造等一系列強力政策刺激下,明年下半年水泥需求可能出現一定的回暖,這或許將利于四季度水泥價格的有限回升。
此外從產能方面來看,預計2024年全國新建成熟料產能預計在7084萬噸,基本為置換或搬遷項目,相對應的淘汰產能為5750萬噸,有效凈增產能預計在1334萬噸。
“考慮到2024年行業繼續弱勢運行,這里面預計只有不到一半的新建熟料線能夠按計劃點火投產。”侯林林進一步表示。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建筑材料行業大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閻曉峰明確提出,水泥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已成為現實。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總經濟師孫星壽表示,從碳排放量上看,自2020年我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2.3億噸的峰值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下降,累計下降幅度13.9%,預計2023年仍將繼續下降。綜合宏觀環境、技術發展及市場變化等因素可以確定,今后水泥行業碳排放量或有起伏,但碳達峰已經實現。
“碳達峰不是行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而是行業發展新的起點。水泥行業應積極謀劃碳中和、布局新發展,重塑行業定位和價值塑造,從更高層次、更加系統地積極推動形成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從而能夠更充分、更安全、更及時地應對這一全局性的系統性大變革。”孫星壽表示。
“過去十年的數據顯示,水泥價格波動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2022-2023年需求持續減少,水泥市場淡旺季特征已經明顯弱化。”侯林林進一步表示。
龍頭向產業鏈延伸意在“掘金”
形勢嚴峻,行業利潤率提升進入瓶頸期。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未來幾個頭部水泥企業除了存在區域的并購重組之外,其自建生產線將繼續減少。今年之后,產能置換的項目只少不多。
而企業要想穩住經營指標,產業鏈延伸成為新的路徑選擇。
今年下半年,江西出臺的一份《江西省建材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顯示,對于水泥產業鏈的建設計劃,江西省將以九江、上饒、贛州、宜春、萍鄉為重點,依托鏈主和龍頭骨干企業,推動水泥產業鏈向骨料、商混、裝配式建筑等進行“垂直一體化”擴張,形成“砂石骨料+水泥制造+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產業鏈發展。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包括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上峰水泥、天山股份等水泥企業均圍繞骨料行業進行密集布局。
12月19日,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人民政府與雙峰海螺公司舉行項目簽約儀式,根據協議內容,此次合作規劃建設雙峰海螺“全產業鏈綠色園區項目”,總投資17.6億元,其中就包括年產600萬噸骨料機制砂項目。
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8個骨料項目順利投產,骨料產能達1.3億噸,新增骨料產能2160萬噸。
華新水泥今年上半年骨料銷售5051.24萬噸,同比增長103.30%。公司去年年報時曾披露,2023年計劃資本性支出約110億元,重點集中于骨料、混凝土的產能建設。
12月24日,華新水泥副總裁梅向福公開表示,華新水泥已在全國投產36家骨料工廠,骨料年產能近3億噸,沿長江產能達到1.6億噸,其中機制砂產能占比超40%,未來將超60%。
此外,12月15日,華潤水泥旗下子公司年產370萬方優質花崗巖建筑骨料項目竣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年產1000萬噸建筑骨料(包括600萬噸骨料、360萬噸機制砂、40萬石粉)。
塔牌集團此前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顯示,骨料方面,公司正在籌建一條骨料生產線,規劃產能為200萬噸/年。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公司處獲悉,塔牌集團該骨料項目將于明年初建成投產。
不過與外界猜測不同,塔牌集團并非從基于戰略考量而布局骨料業務。“主要是利用我們廢舊的礦石資源來生產骨料,充分利用避免浪費,不是像同行那樣大手筆做骨料,我們目前占比還是比較低的。”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盡管如此,龍頭企業的相繼布局一定程度上使得“水泥+骨料”模式漸成行業發展的新晉趨勢。侯林林告訴財聯社記者,雖然水泥營收、利潤下降,但骨料盈利情況尚可,已經布局骨料的頭部企業的盈利和銷量均受到了骨料的支撐。
“大部分帶窯的水泥企業擁有自備礦山,采到的石灰石可以直接用來生產機制砂和石子,砂石料和水泥是混凝土的原材料,而且水泥企業也布局了更下游的混凝土行業,實現了產業鏈一體化延伸。”侯林林進一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向外部進軍拓寬業績空間,企業內部成本控制和效率改善也成為了克服困境的另一條選擇。
肖家祥日前在《關于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與思考》一文中表示,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可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應對行業轉型壓力和挑戰,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同時也符合政府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方向。
例如,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水泥生產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通過物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實現對生產設備的實時監測和故障預警,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據了解,中國建材、海螺水泥、華新水泥、華潤水泥、紅獅水泥等水泥龍頭企業已率先探索智能化轉型,智慧物流、無人駕駛、數字礦山、AI窯磨專家、機器人等,在水泥廠的應用逐漸普及。
資訊編輯:王芳琴 021-66896877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